3)104. 放心 明年肯定能还上_嫁了一个老皇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钱生钱方式,但以前只有百姓低息向朝廷借贷,哪有朝廷向百姓借贷的。

  看了一下规则,真的和借印子钱差不多,规定期限还款,年头越久利息越高。

  虽然没有印子钱的利息那么离谱,但这个合法啊,唯一的问题是,以前有钱人家放贷,都选无权无势的人放,不怕借钱的人不还,但朝廷借钱,它要是不还的话……

  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踌躇之际,玉华夫人突然站出来,代表荣禄侯府和寿昌伯府捐白银十万两,并且不用利息,只为劳军之意。

  就在众人震惊这个白银十万两时,玉华夫人的善举却没得到宫中娘娘的褒奖,反而是大为训斥。

  “此次征发国债,是因为战事突起,需要安军定民,耗费弥巨,一时周转不开,才向民间暂时借贷。”

  “索要利息本来就是理所应当的事,你如今以免息之事邀名,让其他人如何自处?”

  “发债时说好几息,偿还的时候就是几息,此为国信,谁破坏这个规则,就是误国!”

  听到这玉华夫人顿时满面羞惭,连忙按照国债程序正常入账,再不提免息之事。

  众人一片沉默,按照普世价值观来说,十万两白银免息借来劳军,确实称得上大义,袭娘娘这么干,阴谋论点,她是不是故意让自己的家人赚国库一笔。

  但怎么说呢,确定给利息他们就放心多了,于是想了解国债的人瞬间暴涨,很快,又一期报纸出来了。

  民众对官府的信任,始终是有限的,所以为了让借钱的人放心,凡是买债券的,都给报纸公示,每次印一万份散归于民,杜绝官府不认账的可能。

  而在第一期中,打头的是玉华夫人那十万两白银,她还另纳了稻米一千石,粟米五百石,折银八百五十两。

  接下来就是现宰相的老国公,国公府自然也是十万两,并粟米五千石,大豆一千石,折银三千两。

  玉璋书局盟下的书会各个财大气粗,有玉华夫人牵线,自然不怕收不回本,纷纷纳银纳物。

  宋寡妇没有他们那么财大气粗,但也捐了一千两,外加一百多头猪,折价一百两。

  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在这期报纸的开头,皇帝直接从私库借出四千万两白银,言称所筹国债,是因为战事不知何时结束,为了保障大军供应不缺,才向民间借贷。

  等战事结束,国库恢复生息,立刻偿还大家本息,如果国库一时无法偿还,就先从他的私库调用。

  有了这四千万两白银的担保,民众的心瞬间落地,有皇帝在这担保,还怕朝廷还不上吗!

  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而且打下了燕平后,国库收益肯定会越来越好,不愁还不上,是时候大赚国库一大笔了!

  于是大批大批的白银和粮物,潮水般向着国库涌来,袭红蕊看着那一摞摞白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ishi8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