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百二十八章丰收之年_我真的不想当学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网、光明日报、华夏科学报、科技日报以及青年报的采访,至于同行的同事,或者留在京城接受媒体的采访、做客节目,或是直接从京城选择回家。

  毕竟已经放暑假了。

  对于日日报的采访比较简单,直接和人民网一起,然后提供一些照片,有他研究时候的照片,有获奖的照片,然后回答一些问题。

  至于《华夏科学报》、《科技日报》,则是需要显得专业许多,比如介绍‘标准猜想’的诞生、数学界对它的研究以及解决它所代表的意义。比如‘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’研究时候遇到的一些难题,是如何去解决的,对于什么时候解决全国污水进行一定的预测。而光刻机方面,同样也是如此,最近几个月,光刻机领域对于华夏不是很有利,三大巨头很有默契的达成了协议,降低高端光刻机的售价,意图打压华夏光刻机,让光刻机进入造一台亏一台的险恶地步,从而将华夏高端光刻机扼杀了。

  可惜他们不会想到,华夏在光刻机的决心有多么大,哪怕他每年的市场其实是很小的,盈利空间也是很有限。刘一辰他们已经做好,哪怕连续亏损十年也在所不惜的准备。

  实在是过去二十年时间,在光刻机上面华夏已经吃了太多亏了,哪怕市场再小,盈利空间再有限,可在以前被多次威胁要卡脖子或者无端抬高售价,华夏已经被恶心得不行。

  哪怕现在亏损,至少不会被恶心。等到三大巨头都死掉了,自然也有赚头!

  至于‘近视治疗中成药’,虽然才几个月时间,但是疗效已经被肯定了,至今也没有出现什么后遗症或者不良反应,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发现有一个复发的病例。

  在接受青年报的采访,刘一辰是最轻松的,双方有着将近十年的友好关系,哪怕采访他的是一个年轻的美女记者,但是刘一辰直接就是选择在家里接受采访。

  “刘院士,今年可谓是您的丰收年,请问是什么让您如此高产?”这位叫苏丽的美女记者问了一个让刘一辰愣了愣的问题。

  刘一辰略微思索了一下,他总不能自己是靠着系统作弊,所以他沉吟了一下说道:“从数学领域而言,20~40岁是数学家的黄金时期,从过去数学家的研究成果统计数据分析,绝大多数数学家一生最重要的成果,是诞生在25~40岁之间。”

  “牛顿在数学上最大的成就是微积分,大概是在牛顿40岁的时候;来布尼茨最杰出的数学成就微积分,大概是在他38岁的时候。”刘一辰举了个例子说道。

  微积分,到底是谁创立了,其实在以前是有很大争议的。而因为牛顿最主要的身份是物理学家,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者,人们往往忽视他在数学上的天才般创立。至于来布尼茨,堪称全才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ishi8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