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百四十一章航空困局_我真的不想当学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出去并被证实,针对于华夏航天发动机的限制就会顿时土崩瓦解,华夏购买先进航空发动机就会变得容易很多,也没有那么多的苛刻条件。

  刘一辰因为脑海里掌握着这些资料,几乎是脱稿着,一张张PPT讲解下来,足足讲了一下午。

  而参会的专家们,以及军方代表,虽然昨天就拿到了打印稿,但是依旧跟不上刘一辰所讲的。

  结果就是下午,原本定的流程不得不进行相应的调整,让专家和军方代表好好的看资料,记下问题所在,不然的话他们根本说不出问题来,或者因为了解不够提出一些可笑的问题。

  整个会议,有计划的三天,一直延续到10月10日才结束,经过论证后,这一款大推力航空发动机从理论上完全可行,这不仅仅是航空发动机的结构设计,甚至是航空发动机的材料都给出了。

  航空发动机的材料配方,这才是真正困扰无数国家科学家脑细胞所在。

  比如,谁都知道钛合金先进,有着优异性能。

  但是同样的钛合金,材料配方略微一丝差别,性能就相差极大。

  为何华夏的航空发动机始终难以拿得出手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,材料上不达标。

  而材料研究,又是一项基础研究,是属于需要长期投入、不计回报的投入,不断的进行实验、积累实验数据,从中去寻找比较优秀的材料。

  而这一方面,恰恰是华夏所欠缺的地方,比较华夏也是到了几年前,才终于完成现代化工业,成了真正的工业化国家。而过去的贫穷、落后,使得华夏在材料领域的投入是很有限的,距离世界先进水平有着相当大的差距。

  一场会议下来,来自全国各地有关于航天发动机领域的专家、代表,对于刘一辰那是佩服万分,他们都没有想到,刘一辰在材料学、航空动力学上的造诣,竟然如此之高,拿出的航空发动机,理论上堪称非常先进。

  论证通过后,军方自然会安排工厂生产依照设计生产航空发动机,然后对生产出来的航空发动机进行运行试验,去测试它的各项性能。

  这一项工作,动则一两年时间,不是一天两天功夫就完成。

  刘一辰自然不会留在京城这么长时间,他在10月11日就返回九龙大学。

  此时,学生早已结束国庆七天长假,都开始了大学学习生涯,刘一辰的课程比较少,一学期就十节课。他自己也招了两个研究生,一个是数学专业的,一个是物理专业的。

  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叫‘林博’,其和韦冬弈是同一届的,获得2009年IMO金牌,研究生学习领域是代数几何领域。他也是击败了一众强悍的竞争对手,获得了刘一辰名下的数学研究生名额。不但研究生考试成绩极为优秀,在面试的时候也是相当优秀。

  而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ishi8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